大健康产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,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。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、医疗服务消费较高,相比之下,西北地区、东北地区大健康服务消费占比较小。地域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、医疗机构属地化管理、医师单点执业等因素造成。
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将建设“健康中国”上升为国家战略,“大健康”概念正融入到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之中。在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下,“大健康”产业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,各方面资本积极涌入,市场潜力巨大。现阶段,我国大健康产业主要以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为主,市场占比分别达到50.05%、33.04%;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比重最小,只有2.71%。
2020-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融资与并购事件数量居于第二位,超过一千件。而企业服务、硬件领域的项目融资与并购事件数则分别位于第一、第三位。可见2020-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融资热度处于较高水平。
受政策鼓励和资本推动的影响,2021年,大健康产业在患者服务类领域、医疗服务类领域、医药服务类领域、医疗美容类领域和医疗保健类领域等细分场景快速发展。受负面舆情事件的影响,尤其是“黑天鹅”长生假疫苗事件,2018年医药行业整体股市市值几乎“腰斩”,并且这种不景气的状况持续到了2021年。2021年医药行业负面事件仍是层出不穷,多个白马股爆雷,导致医药股处于萎靡状态。目前,有部分医药企业正处于平稳回升的状态,但整体行情仍旧较差。
在政策支撑、人口老龄化带来需求、健康意识提升刺激消费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,我国大健康产业迎来发展。目前,虽然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,但市场潜力巨大,规模不断增长。根据核算,2018年全国大健康产业总规模为6.42万亿元,比2017年增长12.43%,占GDP比重为7.08%,2021年全国大健康产业总规模为7.25万亿元,比2018年增长12.93%。